俗話說,打鐵趁熱。所以請讓我迅速為《離散之星》的出版美言幾句。

  恭喜!台灣奇幻小說市場並不小,然而能順利抵達出版,而且又不斷尾,真的只有少數人才能達成這樣的成就。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他的小說。

  我之所以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朋友貼給我這位筆名豎旗海豹(批踢踢使用帳號為liou5)的批踢踢文時,我忽然發覺自己沒能妥當解釋「世界觀創作專業」到底是什麼。

  所以這算是,私下討論的延伸。我是在完全沒看《離散之星》的情況下,針對豎旗海豹大大的創作意識——或他在批踢踢上的簡單闡述——進行批評。

  因為這不是「評論」,我只會講我想講的東西。所以這篇文章,八成和《離散之星》一點關係都沒有,各位如果期待我這樣迅速產生評論,恐怕是跑錯地方了。

  但我想,他應該非常喜歡我提出的看法。

 

・東方與東方的聯想

  我想,我對真劍對決與種種戰爭藝術的愛好,應該相當明顯表現於這個部落格了吧。粗略看到他的喜好與對自身創作的定位,我想起最近YT推薦我的東方劍真劍對決(未開鋒)

  這短短不到十分鐘的影片,相當有趣。看了之後大都能明白,中國的「劍」是真的能用來斬人吧?就算沒開鋒、有裁判,還有完整的全身護具,最後那一斬,斬飛頭盔,真讓人心驚膽跳⋯⋯兵器果然就是兵器,玩起來,沒有絲毫玩笑性質。

  作為奇幻迷/世界觀創作的粉絲,觀看重點會是,最後兩回合的雙方動作開始流暢起來,幾乎有點像⋯⋯阿公阿婆的劍舞吧?

  如果說西洋劍就是劍尖的控制還有力量的互砸,東洋劍很大程度,就是以「斬擊」為主。兩者都可以像劍舞一樣跳,可是,劍身的彎曲明顯得配合某種「流暢/流動」風格的劍術。而至於這種風格斬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就是小說家應該注意的重點。

  然而,這讓我想到另一個問題⋯⋯波斯的彎刀,不也是「彎刀」嗎?東歐與俄羅斯,比如最近真劍劍術圈相當有名的Hellish Quart,不就流行彎曲的劍身嗎?更不用說,中亞遊牧民族配合馬術的刀劍設計吧?

  所謂的「東方」,到底是什麼?

 

・為配合自身的東方背景而採「東西交融」後

  當豎旗海豹大大說到「東西交融」,我直覺想到的是,新加坡,或馬來西亞,但主要是新加坡。而他也十分不令我失望地說,是以東南亞群島為基礎來進行架空設計。

  我當時點頭同意,認為這樣思考似乎很合理⋯⋯但等等!新加坡有東南亞原住民吧?中國移民當然有創造出,某種程度的「東方」感,但對殖民主國的大英國協來說,印度才是「東方」的象徵吧?

  而若照豎旗海豹大大所說,以城堡、神殿、祭典、舞會等背景為主要訴求,加上「東西方混合」的條件,印度或南亞無法出現在搜尋結果裡面嗎?

  假使我們不限定歷史時代,從YT上面找中亞、西亞區域古代城市考古資料,應該會有相符的設計結果浮出來吧?我直覺想到的,是以「文明毀滅」為關鍵詞的許多紀錄片系列,因為大家都有軍事需求,肯定會有城堡——城堡說白了,就只是軍事性堡壘的複雜化設計罷了——有神殿——地球上只有南北極沒有神殿吧?——祭典——空地就能開舞會了,誰需要公共廣場?

  中亞、西亞、南亞,就連俄羅斯的北亞或東歐,都能滿足這些條件吧?那麼,為何挑東南亞,又為何挑島嶼?

  我想,這很可能是因為豎旗海豹是台灣人,而他的東方,會是相當被中國影響的東方。如果要我挑地點的話,西亞的背景感覺會比較好玩,但那是因為我個人比起中國、日本、韓國為主的東方,更對中亞西亞一帶的文化風景感興趣。

  這樣一想後,不免感到失望⋯⋯

  既然已經是「離散」了,我不認為豎旗海豹大大會是瀟湘神那一派的奇幻。但老實說,我什麼都不知道。《離散之星》是豎旗海豹的第二本書,他多得是發展空間。

  以這篇文章評論他的創作意識,當然,肯定過於淺薄。只不過我從中展開的「可能性」,應該能讓大家看到「如果專業於世界觀創作,會是什麼樣子」。我在和朋友聊這篇文章時,講到:

寫小說的人,沒有專業於世界觀創作的人的靈活性。

(就這一點上來說,我也沒好到哪去。)

  但專業於世界觀創作,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或者說,那是什麼樣的創作狀態呢?

 

・專業於世界觀

  我認為,創作就是抄襲——問題只在於,是否能有技巧地抄襲,或充實資料庫內含。而通常在資料庫膨脹到某程度時,創作者便不得不發展抄襲技巧中的,細微奧妙,以此應付海量資料。

  最後可能會抄得,徹底超譯原資料。

  從豎旗海豹所展現的創作意識/世界觀創作案例而言,這種從既定的史實脈絡下手,非常安全。然而,我會喜歡徹底架空歷史的正統奇幻,並不是沒有原因——創作者在已經翻覆討論過無數遍的既定歷史中,非常難以產生其批評/不同視角切入。若是沒做好,就會被學術大佬批判;若是沒做到「有趣」,就會被專業人士評給巨大的「meh」。

  就「練習」來說,改造史實非常有趣,也能滿足歷史迷的癖好,然而在那種案例中,我感覺創作者難以挖空特定歷史脈絡的討論。

  而為了挖空脈絡,往往,我們都會採取更複雜的做法——建構出一個,自己能精準調整的百分之百架空脈絡。

  比如,殖民主義的傷害到目前都普遍無法被解決,那麼,該如何用奇幻的角度來討論後殖民的話題呢?布蘭登・山德森:那就用四千年的架空歷史來講吧。因此就有了《颶風典籍》,詳細討論見影片

  YT上面有相當多頻道只專注在世界觀創作,其中一個就是:Worldbuilding Notes。而我會說,Ewa的影片就是「世界觀創作專業」會有的樣式——她在每部影片裡都會問:若是XXX可行/若要讓XXX可行,世界會長什麼樣子?

  而Ewa沒有特地取用「劍與魔法」這樣明確的類型,不可免地,就會凸現個人特色:她喜歡愛情,厭惡戰爭,喜歡衣服以及人際關係,所以幾乎能說她所有作品都會環繞這些母題。但這不代表,她不會觸及史實,而是正好相反:她不斷取用史實設計,為自己的世界添加各式各樣的風味。

  是否專業於世界觀創作,差異就會顯示在這種「風味」背後的「實際功能」,其「個人」因素是否多於單純的「歷史考究」吧。

  然而!我也必須說:實證主義的研究非常重要。若你是實證主義的歷史迷,就該走那條道路,但其中的創意會出自於:你是否能有趣合邏輯地,拉出歷史實證材料之間的關係?

  但我也認為,世界觀創作在於,建構出「僅屬於這篇故事/作品」的脈絡。

  是的,我會將原創置放於史料梳理之上。若要討論抄襲的技巧,我會說:前者比較高超且困難,因為他們所用的資料庫庫存,(大多)會遠遠超越後者,而資料彼此之間的關聯也(很可能)比後者複雜。

  而至於文字故事表現上的「簡單」,是與背後脈絡的複雜梳理一點關係都沒有喔——「看起來很簡單」是寫作技巧,「複雜梳理」則是世界觀創作。

(閒話一下。Ewa的幸運草世界非常誇張喔,她評論區裡被頂上來的家庭劇衝突,則是非常、非常有趣呢。同樣是魔法,同樣是架空世界,不同人的創作,就能開展出完全不同的作品喔。)

 

  然而,正如我標題所暗示:專業與不專業的差異,就如字面上所說。這種說法只能評斷世界觀創作,而且,大都是我個人的喜好與品味,並沒有什麼絕對客觀的優劣標準。

  而且話說回來,Ewa她根本不會寫小說。各位如果看她的其他活動,會發現,她身為世界觀創作的同時,是個畫家——她只會畫畫和想像。頂多能由評論區幫忙寫故事衝突、角色、劇情。她只提供「世界觀創作的相關筆記」——正如Ewa的頻道定位的筆記性質呢。

  我也得說,她的評論區的點子,充其量只能算企劃案,就連個文學作品都幾乎沾不上邊。

  而就這點,我想最後再次為《離散之星》出書,多說聲恭喜。

  至少,豎旗海豹已經跑到某種程度的終點了。

 

  我會買《離散之星》嗎?哈,我這窮學生,沒辦法期待圖書館以外的資源呢。

  嘛,我也不會期待小說家能產生什麼樣有趣的論述,畢竟,小說家不就是應該以作品回應作品嗎?

 

 

 

 

 

 

 

【如果喜歡這篇作品,還請分享支持。也可以輸入右上角的訂閱信箱,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所有更新。】

arrow
arrow

    泠然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