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吳明益老師的評語時,忽然鬆了口氣:

雖以一個後輩的身份妄下議評容有不當,只是以我個人的閱讀而言,這系列作品的小說語言稍乏精緻與詩意,藉人物對話托出想法與史料的插入時,敘事者總忍不住對讀者教誨一番(當然本書比早期作品要好得多)。或許,作為一個讀者也可以把這些問題寄託於作者。

我覺得自己的評論角度,可能稍嫌嚴肅,因我最初會讀這本小說,是指導老師推薦我讀——當作學術的研究對象來讀。但我猜王家祥(以下統稱王大大)在寫著這本小說時,是以玩樂心態為主吧?

  他的寫作樂趣,洋溢於本書文字之間。而當然,以玩樂為主時,自然會如以上引文所說的情形:缺乏精緻。

  不管怎麼說,我都認為王大大比我強許多——至少,他這樣寫著玩樂都能賺錢了呢。我在本文中的所有評論,應是我對自己的期許吧。

 

  《魔神仔》的主角,姓王,大學是森林系。幾乎能將其視為作者的延伸。主角「我」的生命與敘述在《魔》之中,有時,會非常零散。

  他試圖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彷彿在打撈著他生命的每一部分,將其拼拼湊湊,湊成個人形。然而他卻在拼湊、抓拾自我的過程中,發現他有如霧氣般消散,不管怎麼抓,都撈不著實體。如此,他不斷讓自己沉墜入夢境的混沌之中,試圖找回「自我」。

  如果你認為,這種描述似乎有種榮格心理學或心理分析的意味,是因為⋯⋯是啊,《魔》基本上是個現代都市青年找尋自我的旅途故事。它是冒險探險的故事,而不是友誼的故事——友誼這一點,我單純是認為王大大忘了刪減、編輯前面幾頁的段落。

  如果你將大部分人物,視為做夢者的夢中人物,我覺得,也不算太偏離本書的主要意圖。

  而老實說,我覺得這個故事很無聊。

  《魔》非常近似於我很討厭的青少年故事:主角沒有目標,而追尋「追尋目標的力量」才是許多青少年故事的核心衝突。但假使主角連「目標」這點自覺都沒有的話,就無法讓敘事去追尋目標,而相反說來,主角若有目標的話,一開始的衝突就不存在了。

  《魔》的主角的心思與外界世界,這兩者之間幾乎沒有明顯、如存在於身體之外般的客觀真實的界線。過往的世界變成他的一部分,他再將過往投射於外界,使現在也成為他的自我的一部分⋯⋯所有人物,在故事空間中到底是否真有其人,都搞不明白了。

  你也能說,這是個內省(introspective)的故事,我覺得,這種內省在本質上是自戀而幼稚、青春的。

  我個人很鄙視華人的「陰陽眼」的魔法設計,因為,人類視覺神經與其他感官神經一樣,能被輕易欺騙、干擾,也是在自然與超自然之間劃上了等號,並將絕對他者的怪異視為人體自然的機制。但《魔》這種作品則呈現了,人類的心思能彼此無阻交通的幻想。

  如果《魔》是主角的夢的話,這就能解釋清楚這本書的框架了:所有人物都是王的投射,沒有真正的你我他之別。但假使《魔》並非夢境,然後人類心思能這樣無阻交通的話,我就想問了⋯⋯到底,主角跟小黑之間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你若認為,我這樣論述時,是十分期望《魔》發生於主角一人的夢境空間之中,是因為王大大另一項「奇幻」設計使我十分不滿:他就連語言界限,對於台語日語和書寫語的中文,全都能柔順滑過翻譯的障礙⋯⋯這使我更發欣賞野豬桑對於魔契宇宙的設計了——他身為加拿大人,會明白語言民族的差異無法被輕易跨越。野豬桑會說,日本的鬼(Oni),不會與英語中的「鬼(Ghost)」有任何關係。魔契宇宙也試圖解決語言疆界的問題,而至少,這種對於疆界的意識,絕對比無視異語疆界,還要好上更多吧?

  我最近開始非常粗淺地研究起bushcraft——研究方法是,在電腦上播放有聲書,同時影像上播放bushcraft的無評論影片——而光是這樣,我就能知道,野外求生是非常真實而堅毅的技能,畢竟就連這種近似ASMR「安定身心」的影片,都會寫著某些技能不可以輕易嘗試,然後宣導野外徒步旅行的安全性。《魔》的文字卻將森林美化成近似魔法空間的異界⋯⋯如此的美學風格,真的可以被允許存在嗎?

  雖然這麼說可能會有點奇怪,但我認為,《魔》好幾處對於女體的強烈執著讓我感覺這本書應該是拿來被用來下飯的——被用來打手槍——再加上主角中心的那種英雄旅途式夢境框架⋯⋯《魔》這本小說,絕對沒想「奇幻」所意圖的效果吧!

  原因是,假使人們都說實話,虛構作為「謊言」,就必須比實話還要更努力地說服他人說虛構的文本在講述「真理」。後現代,或說廣泛的批判性思考教育下,則是另一種非常不同的世界觀:你不能直接相信他人的話,你必須假設,他人講的話可能不為真;為了討論簡單,我就在此說,不為真的言語是謊言。在謊言的假設下,你不只是要評判各人所說是否為真,也得考量到,說謊的人,可能想用謊言對你講述真理,說實話的人可能用實話欺騙你、誤導你。這不是說,兩種不同框架會直接影響「實話—真理」、「謊言—真理」、「謊言—欺騙」、「實話—欺騙」的四種情形,因為若假設人們都說實話,這種情形仍會存在,只不過謊言的情況不會受到重視,用實話來騙人的情況也會被排除——字面上與精神上的誠實,會是唯一被允許存在的正經對話環境。

  就是因為大家假設了「人們都說實話」,奇幻才會這樣努力不要使用夢境——它知道自己無法企及真理與實話,才會如此努力說服自己的讀者說文字的空間有多真實⋯⋯但如果文本空間是夢境的話,這一切幻想都不會有意義,因為,只有醒來的世界才是本體。

  將《魔》視為奇幻小說,也會有很多問題。比如,文本明明說森林的能量來源是在石頭下、苔蘚下的大地,之後又扯出個反經石。若這是本奇幻小說,我會懷疑作者到底有沒有搞懂他想寫的東西——這樣扯出不同的能量源來解決新的現象,雖說王大大很認真描繪出情景,但依然會讓人感覺他的世界觀創作十分隨意呢。

  我們若將他視為台灣「新歷史」小說的話,我還是覺得它有很多bug。比如書中不斷引用的神話傳說史料,卻沒能想出一個「能量源」來解釋術法,這讓我感到王大大是在暴力、強硬地拼湊起全然不同系統、體系的材料。

  比如,由日本人勸台灣人說,要心平氣和、成為沒有威脅的人,才能滿足內心被觀察時的,近似於「過關」的條件。這種描述,真的很噁心。日本人的集體主義心態,大多是源自於武士道的扭曲教育,看看日本政府與社會現今有多反戰,反戰到連基礎的國防措施都無法達到國際標準,日本人卻繼續提倡這種扭曲的和平,真讓我想疑問,這種寫法真的合適嗎?

  若要認真玩世界觀創作,我也會說,在這種「審視內心與自我」的過程中,人類學研究的範疇裡肯定有其他文化會鼓勵更為侵略性的行為的儀式——因為侵略與暴力都是人類性質一部分,而許多文化都願意花時間審視個人的本質。《魔》崇尚「和平」的心態,到底有多少是現代集體主義意識形態在作祟?

  比如,將山林開發當作「人性的無知貪婪」。這很怪吧?開發與貪婪相等了?開發就等於無知嗎?開發商若具備夠多知識,能在足夠合情理的法條的規限與支援下,以高低科技善用森林環境,增加山地的產值,難道不會刺激原住民社群更與外界接觸、交流,並讓他們在台灣社會上取得更多發聲權嗎?

  這是什麼年代的概念了——將開發一概視為萬惡的資本主義之類的邪惡勢力?他認真的?看看台灣現在在國際政治領域中的重要性,開發其他產業、多元經營,難道不是對原住民與台灣社會皆有好處嗎?若原民與其「支持者」只希望守著自己過去的小小堡壘,以為山地已足以養活自己,我會說,那是十分謬誤可笑的幻想,缺乏了合格的國際社會參與者應具備的政治腦袋——等你沒有山林了,等有比台灣政府還要糟糕的人進山林了,就看你怎麼生活吧。

 

  我認為,王家祥是想用這本小說,對文明社會的生活進行論述。但是以我閱讀的觀感來看,這是本相當輕的小說——他想說的事情,沒有非常複雜

  我不認為王家祥會說,文明會比較好,或自然森林會比較好,但我真的認為,他能在「自然森林」或「文明」兩方都更深入、幽微地呈現其中的複雜性——至少就長篇小說而言,我認為那種幽微性是必備的。《魔》應該是⋯⋯寫得更精悍短小的淺眠之夢。

  而如果要說,若要認真把這本小說當作現代魔極於台灣歷史小說的實踐⋯⋯我會說,魔極與魔法傳統直到現在,依然堅持保密原則,並非是豪無來由就違反左異的原則地懷抱某一傳統——夢境對你而言,會十分真實,因為那是你的夢,你不應分享,是因為你的夢永遠不會是他人的夢。

  認真想起來,「文明」作為魔神仔故事的核心,就像是都市漢人的自我迷戀吧?畢竟認真的原民觀點,應會想以有生產性的方式,與原住民社群一起思考山林開發的相關議題。

  如果王大大多年前,能把這本小說縮短到中篇或短篇,我就覺得這說不定會是非常強的作品,但可惜,他是長篇小說。

 

  這本書價格兩百五,我會說是,賣高了。我最多出一百三,現實點的話,甚至只想出六十塊——《魔》嚐起來,絕對不比大麥克好吃。而我絕對不願意為了獲得這本書,就整天餓肚子呢。

  說不定本書的編輯也會同意我的說法,因為這本書的行距鬆到,我懷疑《魔》原本很可能湊不出扎實的兩百頁內容。他們是為了讓本書的銷售更能營利,才如此增添頁數⋯⋯因此,也就把價格吹大了。

  吳明益老師非常堅持做書的原則,我也很希望純文學的人能更關注出版的相關面向——《魔》的品質,真心不高。稍微有些出版常識的人都能看出編輯努力把這本書推成合理的商品,但就連我這個跟圖書館借書、看免錢的人來說,花兩百五十元買王家祥的《魔神仔》?這根本是浪費時間跟金錢啊。吳明益的任何一部作品,說不定都比《魔神仔》更有誠意。

  當然,你若想用純文學打手槍,然後能接受南島蘿莉風格的話,我會十分推薦《魔神仔》。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還請分享支持。也可以輸入右上角的訂閱信箱,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所有更新。】
 
     您可以現在獲取免費的VPN訂閱月份:Shurfshark
  我自己也在使用Shurfshark——它是現今的VPN之中,匿名性與價格CP值最高的選項。
     容量無上限備份服務Backblaze,也同樣能支持我的創作喔~
  Backblaze救了我不只一次,而且,他們擴充我當時所訂閱的服務,讓大家能將備份空間當作Dropbox那樣分享資料,只不過⋯⋯他們沒限制備份上限。

了解更多有關訂閱以及支持方法,或直接前往下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泠然月 的頭像
    泠然月

    天映泠然月

    泠然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