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哲學:純文
  這篇文章篇幅稍微長了點,而在我的排版下又窄又瘦,
又囉哩囉嗦。明明只是個簡單的概念,串了串廢話,有點被
點子牽著走。或許我應該把所有想說的話都寫成小說,這樣
即使長了、爛了,也沒關係。
 
  〈純文〉這標題會讓人想問:「純文,不就是純文學的
縮寫嗎?」
  是,但也不是。
  討論純文學總免不了牽扯「文學」一詞。廣義說,文學
是「使用文字/語言的藝術」,但狹義文學
必須考量傳統。
一旦瞭解文學藝術的意義、歷史背景、傳
統變化與語言學根
基,便只能扛著歷史前進。
  傳統,是因不管任何情況都能運作才被稱為傳統。文學
的藝術像科學相同:僅一味前進,撿起、穿上
前人的屍體,
然後活出更漂亮的生命。
  所以我選擇「純文」,專指我認為最「純粹」的小說,
而不去挖那早已被盜墓好幾次的文學藝術,也不談其他文體
(這方面的原因之
後會提到)。
  第二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純文學的問題早已被多次
討論,為什麼要翻攪這老舊渾水?」
  很簡單:因為之前的文學和文學藝術的定義,讓創作
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我想,若順利考上研究所,我會希望研究台灣的文學、
化現象,搞懂我為什麼不敢在進入社會後放手一搏,朝專
職寫作前進寫作,與為
什麼現代社會--不論任何國家--
文化創作者和知識分子沒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就算沒法想出
解決辦法,至少指
個方向也行,若不然,計畫從就業市場撤
退、轉攻文化市場
我只有餓死一途。
  文化和純文學定義荼毒社會的最佳例子,是我在EP上
看見一篇文章以《狂人日記》經典喬段和「我喜歡你的理由
其實相當簡單,不過就是你也同時
喜歡我而已」的「俗套」
句子相比較。個人認為,他的隨意舉例非常
不妥,我差點暴
怒砸爛眼前的電腦螢幕。我認為他
對人與、人生與生活的理
解完全不夠多。
  轉唸一想,他所說的是「純文學」和我理想的「純文」
是不同概念。
  第三個可能的問題,是「為什麼沒更新小說呢?」
  ……
  ……
 
現代(可能)錯謬的分類觀念
  我認為學術研究最怕遇上典範終結,以及無限世界全無
方向指引地在面前展開。第一個是碰壁的驚訝與恐慌,
第二
個則是從內外在的未知成形的恐懼。
  進一步說,台灣文學繼承中國文學藝術,在短短幾百年
間有非常可觀的進步,但在面對現代社會文化必須處理的課
題時,早已喪失繼續失敗下去的餘裕了。
  九把刀曾寫道:寫小說的人濫大街到處都是,走幾步就
能找到寫作愛好者,或真正將時間、精力投注寫作的人,
而,取得商業成功的有幾個呢?
  對純文學,倪采青大大以純文學與分類文學的數線軸來
表現,越靠近藝術、靠近抽象、靠近精神哲學
的作品,被歸
入純文學,其他能簡單掛上娛樂招牌的作品,
則歸為俗文學。
  這種二元分法有個缺點:如果我只想說個好故事,剛好
分類架構裡適合作品的設定,我自然而然會使用這些架構使
故事品質提升,這樣的作品能被稱為純文學嗎?花費極大心
思,不亞於純文學所需的努力,卻沒辦法被妥當地審視?
  很多人認為橫跨純俗邊界的作品,都有著非常棒的故事,
具藝術性,同時也被市場接受。
  純俗之別對於故事的品質並沒有特別限定,它的存在
傳統留下來的智慧之一:很多人抄襲、模仿,取別人的成功
作為自己的成功,以前真正有所突破建設的人,是耗盡天才
寫作的專業文人,理所當然地,那些作品會被稱為
「純」的
文學。
  我看到的一個社會評論諮商心理學者和藝術史研究者的
採訪影片中,
兩人講到藝術,專指文學是「品質的階層」的
競爭架構,
其他相關訪談影片也談及創意,說到藝術市場是:
相對程度的創造性競爭。
  所以,任何人想要競爭文學市場,或單純想創作,想讓
多人看見自己的作品,必須明白文學藝術市場的本質,與
現在人們
所見、偏離本質的狀況。
  藝術、創造性製作、更廣義的文科,這些都帶有巨大的
經濟社會效益。藝術之所以不利於市場,一方面是定價困難,
有些作品的影響效果如洪水,完全令人無法招架,這
樣到底
該怎樣定價?第二方面,是培養藝術人才的困難,不
只創作
人員,包含經紀人和消費者。若能解決這方面問題,便能使

專業創作成為現實。
  當然,我也不排斥UBI方案。但那是別的話題呢。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能被接受,即使有人接受,也無
法確定對
狀能產生多少益處。但什麼都不做、不改變的話,
僅能滅亡。
  我想說的純文是Archeype,故事中的故事,超越所
形式、類型和架構,核心中的核心。譬如神話,譬如英雄。
 
僅談小說
  為什麼只選擇小說呢?
  我最近斷斷續續寫著詩,和近幾月看的作品各式各樣,
認為,詩的涵括性太難以將其定型,她能同時觸及形而上
概念
和形而下的官能想像。形而上問題也和情感和思想的實
質事物,宛如嗑
LSD似地,混在一起,也似乎又變成同一
件純粹的
事物。
  讀到這種作品時我只能任腦子充滿各種WTF,傻楞在
原地,腦袋
一片空白,又感覺被眼前的作品塞滿各種莫名其
妙的意象。
  你叫我談論這樣的文體?門都沒有!
  我為了寫這篇部落文,苦心煩惱一週,決定動工後也斷
斷續續煩惱好幾陣子。其中,我寫翰林課文
納入〈寄弟墨書〉
時,深深煩惱,內心巴求能找到相關
資料,渴望有人幫我把
這惱緒理順,祈禱著誰能來定義
這樣的混亂,為我建立秩序,
但所謂藝術,就是自發深入混沌,然後取得秩序。這篇也是
如此。
  我認為我能達到的目標是正確定義小說分類,詩歌方面
請放過我吧。
  下個問題:散文呢?
  所有文體中,唯一絕對不倒、絕對不會停止發展的,
認為是散文。她發展性不亞於詩歌和小
說,門檻不如小說低
賤也不如詩歌高聳入天;既可與詩聯
繫作散文詩,也可與小
說融合作敘述文。
  稱散文為文界永遠的太陽,我想完全不為過。
  而正是因為她四不像,我選擇不多評論。散文也不應
「故事」限制住。
  這麼說來,一些人會認為小說也不必被以故事基礎的純
文理論框住。理論上是沒錯,像艾西莫夫這樣有重
大突破的
小說家,不以故事出發,而是以理念建構故事。
  然而,有多少人是因小說承載的理念而喜歡小說,而不
是因故事?人類互相說故事已經至少一萬多年,這溝通方式
已經深入遺傳特徵,是放諸普天下皆準
的原則。
  故事與概念並非雞生蛋問題,其中具備非常明確的探索
過程:
藉由故事,人們探索自身的結構而有所發現,再藉由
創作故事,
讓他人也能從故事中進一步探索生命。
  「文學處理的問題永遠是人」,有些人會不屑一顧這人
類自我中心
的陳述,但其真實性無可辯駁。我最初聽到這個
觀念
時,也想找例子來反抗一下,思索了幾天,發現真找不
出任何反證的
好例子。
  Well,不管如何,我所說的「純文」只能限定於小說了。
 
原型故事
  普通純俗文學的分別方式無法適應今日的社會,原因
方面是科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進展,以「所
有人都能明白
的語言」(科學性語言)來解釋人,發現我們一股腦兒地鑽
研科學和科技,直到將所學
投入文學和生活時,才發現文化
近乎崩毀,理科並不挾制文科,兩者之間如感性和理性互助
相合;另一方面,
純俗分野在網路裡變得模糊,只有「理
難度高低」而不是「藝術性成分多寡」。
  純文(或純文架構),與數線不同,是同心圓。
  位於圓心位置的最小圓圈,是原型故事。最外圈至圈外,
則是純粹的科學性記錄,沒有任何情感思想和技巧需求的文
字。小說可以被拉成一條線,將每小段故事畫在這同心圓上
繞圈,看看作者如何設計整本書的架構。
  如此,能大致判斷一本小說各段與純文之間的遠近,不
過品質的階
級是藉由作品相互比較而成立,且永遠不只金字
塔的上
下二元分法。
  所以,純文架構也絕非完整,因為我沒打算加入閱讀/
傳意的
成功性。
  小學生在暑假作業的日記簿裡,照抄神話或英雄旅途結
構,依照我方才所說的定義,絕對能進入純文的
小圈圈。但
這並不是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而我也無意改變
顯而易見的
真實。
  我的因應作法是:「純文的中心圓圈並非純文的圓心」。
現有的原型故事,有同時描述大至超越宇宙、小至日常的案
例--依照彼特森教授所說--如《聖經》。其他神話
也有
許許多多原型,但猶太人的龜毛文士性格讓《聖經》
保存狀
態遠勝過其他神話(特別是北歐神話那類扭曲後的紀錄),
我帶著偏袒心選擇《聖經》
應該也沒關係吧?
  因時代遙遠,文本產生明顯的問題:我們在生物結構上
與古人相差無幾,這些原型故事敘述他們,也描繪今代的我
們,然而
其編排並不依照文本創作時間,也刻意不考慮文本
所指時間,
一些書卷是編年史而一些是紀傳,最令人驚訝的
是,
《聖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文字作品,所有的書卷
都指
向其他書卷,全部的書卷又指向另一個潛藏、巨大、
在進行的故事。
  《聖經》是絕好的故事,卻讓人難以理解其意義,因為
它飽含的涵義及可能性實在太多了。
  原型故事的特色正是如此:十分誠實,甚至尖銳,
有人
都無法承受它直指人們自己的內部;因為它直
指真實,
我們必須自己去挖掘、找尋個人在其中的意義。
  原型故事的小結第一:真實性;小結第二:所有人都能
感受到其衝突,或說真實世界的衝突;小結第三:深深蘊含
的意義及可能性。第四,也算額外補充:原型所指稱的生命
是RPG似的冒險旅程。
  比如《傷心咖啡店之歌》,朱大大所用的結構是精神版
本的英雄旅途,背景是台北,或說消費主義、後現
代主義以
及都市的極權之下,主題是我們該如何尋找生
命的意義,像
英雄為了拯救自己或摯愛而踏上旅途尋找救命藥草。
  她直指現代人所面對的痛苦,將其轉換成角色,利用故
事闡述生命的變化。《傷心咖啡店之歌》毫無疑問,是純文,
且有著極佳的新手設計。朱大大二本小說(不是《燕子》)
便
成熟許多,但她產出的速度已經不讓我期待了。
  很久以前課本收錄的短篇小說《黑面慶仔》,洪大大本
身文筆很強,這篇故事則表現出他能高超地描繪的角色心理

黑面慶仔是個失敗的英雄,他
曾經面對夢想,但面對夢想的
代價時,敗於無法妥當處理。
故事啟於他過往的失敗以同樣
形式再出現。劇透注意:
他最終承受痛苦,取得幸福。黑面
慶仔或許仍未脫
貧,至少他在結局時的生活絕對比故事開始
時更好。
《黑面慶仔》也是純文。
  原型故事的架構到處都有,它存於你我之中
  接著,我想解釋為什麼要以「小段故事」「繪圖」的概
念來解釋單一作品於純文架構中定位。這得提及我個人十

喜歡的《機動風暴》。
  《機動風暴》屬於那種玩了一遍之後就該玩些其他主題
的故
事,整體而言,它擁有英雄旅途的架構,然而將每小段
事擷取出來的話,會發現骷髏大大沒有《黑面慶仔》或
《傷心咖
啡店之歌》等級的設計,純粹是YY小說。
  骷髏大大算是觸及了意識改造,因為他無視PTSD,
不寫那到
底是多麼沈鬱黑暗的病症。因主角受「外星科技」
改造,無法被納入普通人類範疇,可知他的女友也因超能力,
也無法依照普通人類的情感模式發情。或說,骷髏大大為了
諷刺大陸文風思維「力量等於正義」,才會如此設計。
  對一個網文思考這麼多,突然感覺自己有些愚蠢……
  如果《機動風暴》的例子還不夠,我會建議九把刀比
近期的作品。《功夫》時便能看出他對文字的熟練,在
氣氛
和個人風格塑造上都十分成功,最重要的核
心衝突也處理相
當妥當。同樣,如果將《功夫》在純文圖表
上畫出來劇情線,
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會在純文故事圈中,
它絕對是成功的純文。
  然而,他近期水份有增加的趨勢,特別是《獵命師傳奇》
的後期作品有著各式各樣的水和各式各樣的平面角色,讓我
不想掏任何
一毛錢呢。同樣的問題能在《蝙蝠俠對超人:
義曙光》中發見,物理無敵的超人故事主題一直不是
打鬥,
電影特效確實很壯觀,但他的社會地位、人
際關係、心理壓
力,這些沒有形體的事物才是他的主題;就
像我沒把翻譯貼
上來的《蠕蟲》裡的金人「繼承者」,
作為外星生命他沒有
任何弱點,所有能力在任何狀況下都無法造成致命傷
--除
心理創傷之外。特效和炫技這種東西,就像電影裡
的慢動作
「情境」,絕對比不上設計絕佳的對話或演員對
角色的深度、
感染性詮釋。
  再重述一遍:故事的品質只有好或不好之分,與是否
近純文故事、能否進入純文範圍,完全不同。對
某些故事看
得不夠多不夠廣的人而言,在判斷故事的品質時
會有些困難
吧。
  擴展到現實經驗,文學和藝術遵從品質階級,作品與作
品相互比較分別高下,可是這不代表次者不會在純文
之外,
兩者不能同時在純文之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只要人類生物結構沒有劇烈改變,
「原型故事永遠能起作用」(Archetype always works.)

而純文就是距離原型足夠接近的小說。
 
故事與人:EP例子
  接下來,是我想談談的EP例子。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
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
夜,才從字縫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我喜歡你的理由其實相當簡單,不過就是你也同時喜
歡我而已。」我實在想不通為何十六夜郎大大會認為這句話,
比前者的「吃人」更不純。
  文學的所有都是人,其他人寫的東西可以自己的方式扭
曲,扭曲後的東西成為原者的重疊或昇華
昇或截然不同主題
,哲學上十分META~~
  如果主題永遠只有人,文學在一千年左右進程後不就結
束了嗎?問題是,人類不只需要處理人的情感和思想
,還有
科學、管理、佔生活一半的吃喝拉撒睡,結果
至今我們仍無
法處理好自己。
  我們的語言--文學內外皆同--在解釋本身時,特
是處於巨大壓力或情緒時,明顯地宗教化。宗教不是不
好,
它的固定模式讓人簡單抒發情感,但宗教
的語言並不精準,
常常讓人昏頭轉向。這就牽扯到並非我的專業的心理學,可
是我們還是能從人的角度來確認這個比較例子
  十六夜郎大大同樣使用普通的二元分類解釋俗文學,
特指服務對象:服務讀者,最終目標是安慰;服
務作者,最
終目標是直指世界的真實便為純文學。這樣解說大致上正確

吧?(超沒自信)
  問題是:當一個模式每次都可以運行,而且它是同時多
方向、多功能運作時,所有人自然都想用
這模式。所以我們
才有「俗濫」一詞。
  簡單來說,十六夜郎大大隨筆想的句子太好了。不是作
為比較例句的好,而是本身品質的好。
  魯迅所作的目的,是執行藝術家的任務:
    「一位年輕藝術家沒什麼人氣,雖在大都市受訓,
  
畢業後卻承擔不了都市的消費水準,只好把工坊搬到都
  市邊緣的貧民窟。那裡充滿混亂,但至少他能生活。
  了幾年,他總算能開展覽。因為長久開闢了鄰里居民的

  美感,有更多人願意和他一起開展覽,美化這混沌領域。
  開發商看見人們因為美而聚集,發現其中商機,將性格
  叛逆、古怪
的藝術家們踢出這裡,建立秩序及經濟榮景。
    下一代的藝術家們將前往新都市的邊陲地帶,繼續
  他們的創作。」
  就品質而言,處女作絕不會比第一百件作品好,而十六
夜郎大大所作即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聽過其他人說「吃人」這種自
言自語?又有多少人聽過後者的告
白?內涵層次上,「吃人」
橋段只能說明傳統所造成的威脅
及主角的精神狀態,後者短
短一句告白,能說明主角性
格傾向理性(這或許暗示著主角
的性別,但如果他不是男的,
故事會更有趣),對方要求他
說明情感的緣由(大多
時對方根本不想聽見這樣直白的答案,
說明主角不是白
目,就是想利用這話刺傷對方)。
  仔細想想便能理解十六夜郎大大對人理解不足,事實上,
所有人對自身、對他人、對生命,都沒有足夠
的經驗和知識。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像瘋子似的讀一大堆
書、接觸一大堆
人。一些西方國家的大學設立目的
是訓練工人,台灣也有著
相當輝煌的商業工程成就歷史,但
不夠重視文科,嚴重損傷
社會。不幸地,十六夜郎大大正是教育體制的其中一位後害
者。
  若是有人質疑道:Why do I care? 這種問題一定要給
個大NONO喔。若個人無法以獨立個人的姿態進
入社會,那
麼我們的文明基本上就是個笑話呢,再者,「對
人的理解」
在純文架構中處核心的地位,沒有核心,何談純文與否?
  「原型故事闡釋人類」,原型是透過經驗、體驗和觀察
後,將抽象真理凝聚成故事的形式。
 
文學--於品質階級中
  說了那麼多屁話,最關鍵的還是得回到品質的階級,
Hierarchy of Quality。階級存於人類的遺傳特徵,更誇張
點說,連龍蝦都知道階層制度是什麼樣的社會
,不過,藝術
的階級競爭
有些特別:門檻外的作品會被人們視作垃圾,門
檻內的則讓
人無法招架。觀賞藝術像迷幻藥體驗,感知與知
識因
腦中異常強化的連結而大幅擴展,然而當藥效結束,你
會忘記「旅程」時,有什麼感覺,因為自然的人腦本來不會
產生迷幻藥的效果。與迷幻藥不同的,沒有人說藝術會
上癮
會違法。
  純文是個非常有趣的點子,我想這至少能解決那些自視
甚高的
創作者的不安感小圈圈帶給我的煩惱,因為「故事」
--特
別是「原型故事」--是所有人都沒辦法拒絕的東西。
當然,
有些心理學者認為模因存在但原型並不存在,我只能
建議這
群人去讀榮格和他徒弟的書,治治後現代主義的腐蝕,
再回
到我的話題(JK~XD)。
  但純文說到底只是個點子,是沒有咖啡的我的煩惱結晶,
並非現實。
  我們必須要問:為何類型文學(純文學的反向極端)會
出現,以及如何處理類型文學。解答這兩個問題後,品質階
級的話題應能不力而解。
  來說說西方文學界吧。西方跟東方很不一樣,政府對
刷的法律管制以及智慧財產權的觀念,還有作家的生存
方式,
因為細碎的差異而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簡單來說,
中國古
人寫書大多是為名,為官,或為政,少數為研究,長時間裡
文人們
視純粹的文學創作為不入流、不正(政)統(XD),
透過
多年文學理論發展,文學才漸漸開始被正視;對東方創
作者
而言,沒當官、家裡沒錢、沒工作,你只能等著餓死,
因為
你只能拿到第一刷的稿費,之後各大小出版社將強搶熱
銷作
品印刷,無視智慧財產權即是從章回小說開始。西方的
知識
分子較東方分散,貴族和勢族多文化人士,中產階級也
會為
了打入上流而進行文化性消費,與東方截然不同的是,
他們
對於相關法律約束管得很緊,畢竟西方文化裡,「契約」
是核心
概念之一呢。
  當然,我很可能資料讀不夠多,僅簡而論。我也說不定
看重版稅的影響,但主要的話題是更近代的情形。
  紙漿(Pulp),這東西偉大到人們將其作為近代文類的
名字,低俗小說的英文即為Pulp Fiction。西方自十九世紀
以來,靠出版為生的人已經多到能建立以創作生活的文化,
紙漿的出現則使現代創作更加熱絡。
  紙漿之後是雜誌的大量發行。當時雜誌選文的最大困難,
像今日稿件太多,而是品質太低、太商業化。品質低的原
很簡單,若每週發行一刊(我認為最合理的連載為一週半
刊,但一週也行),固定簽約的作者必須在一週內完成構
思、
撰文、修正、與編輯討論後再修正,看看少年Jump
番連載的初期與後期的水分,再看有多少漫畫家拿賺的
錢去
住院,就知道雜誌連載有多像coding的死亡行軍。
(也可
把製程拉長至兩週,一週產出,一週修改,修
改的同時開始
賺寫下一週進度。不過最後還是會變成一週一篇吧。)
  必須考量自身的壓力之外,出版社也會給在蘋果電腦出
現後便相
愚蠢的建議:順從大眾,順從市場。如果有人開
創新點子、
新的設定,就給我追上去!不想寫?寫膩了?你
他媽不想
稿費,還有一大票人等著替換你喔?如此造就了
西方
科幻小說長達數年賣肉/套路競賽的發展靜止。有沒有
覺得
這種現象很眼熟?沒錯!正是大陸網文呢(雖然對岸依
然有
不少真正熱衷創作的人,但商業壓力和政治壓力交織下,
不認為環境足夠「安全」)。
  你能怪罪寫類型文學的人太入流,沒有開創性,失卻藝
術的探索本質嗎?活著就是要生活,我很慶幸他們能找到
算理想的工作。然而……
  偉大的藝術來自巨大的限制。二十世紀的作者面對極
挑戰,仍有許多優秀的作家在如山般疊疊高聳的雜誌之中脫
穎而出,所
有讀過他們的作品的人都知道,因為承襲過往、
開創新眼
界且震撼人心的作品,和下班回家熬夜賺外快、事
事按照編
輯要求的作品,有著截然不同的品質。比如,同樣
是出身自
雜誌,為什麼新手科幻迷都知道艾西莫夫,卻不知
道和他同
時代、同本雜誌的其他連載作家?
 
說說其他人的想法:政治宣傳、謊言、藝術價值、商品化
  這部落文是為我自己而寫,也許稍提大家感興趣的話題,
本質來說,是針對已經有大量閱讀經驗,也對創作
稍有涉獵
的人,提及故事的重要性。
  不同的理論為不同的目的服務,那麼,就來看看其他的
純文學理論吧~
  第一個,我稱之為政治宣傳(propaganda)。政治宣
傳的定義是為特定政黨、群體思想目而服務的宣傳,不限
其形式。
  我認為現在的二元純俗文學分類法硬要說,也算政治宣
傳,因為政治是分配權力的權力。那個理論具有影響人們

知的能力,因人們對文學的理解會影響他們的消費形式。
  不過二元分法也有好處的:一、他們能有效避免品牌的
品質降低;二、藉由降低他品牌價值,來提昇自身的價值;
三、藉由合理的標準,來確保品牌自身品質。
  或許有人會抱怨:「這樣做也太自私了吧?他們到底有
沒有讀過我的作品之後下評論呢!?」以前書很貴,會讀書
的人很少,會寫小說的人與欣賞小說的人往往處在同個文學
小圈圈裡,印刷技術的進步、網路的興起,將這一直以來的
習性徹底瓦解,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純文學的標準是入門門
檻,以前是如此,現在更是如此。
  如果你不喜歡他們的傳統和寫法,市場上還有其他選項,
沒必要拘泥於此。
  第二個我想談談的純文學理論,比起第一個尖銳,也較
多戲劇性,其名為「謊言文學」。
  老實說,我看到這東西時不小心笑了出來,像看見孩子
發現大人長久以來沒有對他們說完整的實話,鬧脾氣地說再
也不要說謊了。別傻了孩子,你應該感謝人類能利用謊言,
不然所有人看見你就會驚恐地尖叫逃跑,或把你吊起來當作
惡魔燒掉。
  它所說的謊言包括政治謊言、階級謊言、商業謊言、道
德謊言,等等諸如此類。我個人認為,如此理解完全抹滅人
類千萬年來辛苦建立的語言機制與社會架構。
  人類看食物不是食物,看日月不是日月,所有東西都是
工具,是資訊,食物是「吃下這個就能得到美味或飽足」的
訊息,你的手腳是「幫助你動作或表意」的工具,有些人甚
至將性器官作為「摩擦刺激即可享樂」的工具。學者常常將
思想作為工具使用,讓大眾也有機會和他們一樣操弄腦子,
但理性與感性是硬幣的兩面,隨意玩弄一面,另一面也必然
受影響,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學語言學概論時,大家都學過對話守則,雙方必須接受
一定量的共識及先備知識才能對話,而當兩人處於相同「假
設」,當假設沒有實指時,就成了謊言。
  說不准許謊言,但又說虛構不算,那謊言的限定算個屁
啊?作家想寫啥就寫啥啊?應該是這樣的:政府會說「既然
你沒辦法分辨謊言和假設(雖然這兩者本質上沒有區別),
那就由我來決定吧,現在你們所有人都只能寫形而上的屁話,
這樣就不會有政治問題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在此前已建立了幾個概念:創意在限制之下更顯色
彩;藝術有著品質階級的系統;文學是關於人;原型故事對
通用於所有人。利用這些概念,可以正面反駁這種畸形的純
文學定義,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文學的市場、經濟價值。
  謊言文學給予作者抽象、虛無飄渺的目標,說著自己正
處理混沌卻不正視人間、生活的混沌。現在,我們可以回到
「藝術家的任務」小故事中來看:
    「搬家後沒多久,畫家畫了非常出色的作品,但他
  已經耗盡資金,是靠鄰居們的剩飯餘菜過日子,他必須
  在冬天來臨前賣出第一件作品,不然寒流一登陸,鄰居
  們自己暖氣都不夠用,畫家很可能會凍死在自己的床墊上。
    他拿著畫冊走到上城,向幾個畫廊展示自己的作品,
  但他只見到受雇的店員,一些人拿走他的畫冊,說老闆
  看中的話會主動聯絡他,往往沒有之後的下文了。他覺
  得自己應該把畫冊要回來,因為他沒錢做新的畫冊。
    剛好,兩條街外有個恬不知恥住在女人家裡的小說
  家,他總穿著同套西裝、超耐穿的閃亮野狼千里皮鞋。
  畫家和他聊過幾次,發現他投稿賺來的零碎稿費,拿來
  買鞋油、香菸和送女友的紅酒之後,沒剩多少錢儲蓄。
    『你可以幫我看看我的申請書嗎?』在某次他倆的
  河邊下午茶時,畫家畏畏縮縮地問拳彎身子專注在筆記
  本上寫著東西的小說家。
    『多少?』
    『呃……他們沒有規定字數,所以我沒寫太多東西……』
  畫家端著他顏料滲入刮痕的iPad,上面放著他做的地方
  政府創作者補助金申請書。
    『我是說多少錢。』
    『之前就和你說了,就是因為我沒錢才想申請補助
  啊。我不是很確定這樣能不同通過審查……下次的審查
  是在半年後啊!半年!』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小說家焦躁地將筆和筆記
  本塞進西服口袋裡,接過iPad時不忘嘮叨:『請顧問還
  不要錢,這種多餘的外部效果只會毀壞市場價格,別給
  我跟其他人說我免費幫你檢查啊……這啥鬼東西啊!?』
    『自我介紹呢?申請資格的陳述到哪裡去了?申請
  補助後的計畫書呢?這東西,根本是你的作品集吧?啊,
  還有倒數第三頁那張,畫得挺不錯,但我沒錢買喔。』
    小說家幫他加上一篇極好的文章,文情並茂,以旁
  觀者的身分理性述說著畫家的工作和生活,讓他順利得
  到所需的補助金。」
  這個小故事當中,有些重複的主題,比如小說家分析寫
作目的,並建立起相應的系統,我們沒辦法知道他之前有沒
有考慮過獨立生活,但可以知道他嘗試為自己申請補助的話,
也不須捨棄尊嚴過活,換句話說,小說家踏入自己所不熟悉
的領域,未知代表著混沌,而他所做的即是從混沌中建立秩
序。
  再來,他有十分明確的目標:幫助畫家取得補助金。首
先,我們都為了自私的目的寫作,誠實永遠是最最上策,但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說實話,而若挑選不夠筆直坦率的遊戲作
為互動模式自然會偏離目的。我個人認為設計、挑選過後的
真實並非「真實」。
  挑選「真實」和選擇自己的神完全為同件事,但深入鑽
研會變成哲學、心理學、形上學各種相混的其他話題,所以
我必須打住。
  為了讓生活簡單化,所有人都在「說謊」,如此一來,
若對象永遠為人的文學的限定是謊言,這樣的限定標準肯定
是幼稚到常識人會難以置信。
  再來是從藝術價值看純文學,主要是「藝術獨立」之類。
我想把它放在純文的討論,是基於有人認為純粹的文學藝術
有著獨立、永恆的價值。
  沒有人觀賞的藝術品,它有存在的價值嗎?如果沒有觀
測者,我們又該如何知道它存在?薛丁格的短裙裡面到底有
沒有貓呢?啊,這好像有點性騷擾吧……
  將長久生存的作品看為「具備永恆價值」,是錯的,應
是「具備(過往)千年價值」。此外,於競爭中不斷獲勝的
作品可能是靠品質,可能是靠純文,也可能同時靠二者。在
派對或聚會中,人們會互相環繞某個話題傾訴故事,看看誰
的故事比較好,所以我們能說長久流存下來的故事即是故事
之王,但沒辦法說不會有更好的故事出現,也就無法確定其
永恆價值。
  至於藝術獨立於創作者,這我沒話可說。
  最後是商業化問題之下的純文學。之前提過類型化和出
書過程的內容僵化,即使商業化解決了許多低階創作者的生
存危機,社會上才能出現高階創作者,但階級金字塔的維持
必定造成腐敗。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很簡單:學習與再教育。大學的任
務除了訓練工人,就是明明德,以現代人的語言來說是建立
全人,能以不同的視野看世界,尊重傳統的同時不被腐敗侵
蝕,尊重自由、平等和正義時不會被自我毀滅的力量牽引。
維持這樣的生活需要不停學習,也就是教育自己。
  現今網路上的資源很多,只要有心求問,總有人應答,
雖然可能遇上脾氣不怎麼好的人,但就和在大街上求助差不
多嘛。
  另一個方案是寫作工坊,透過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學術
界的互動、逼迫創作者想出新的形式和點子,工坊是很好的
交往模式。恰克.帕拉尼克曾說,寫作是他與人聊天的藉口,
不過他貌似不只一次被自己的工坊踢走呢,畢竟不是每個人
適合藝術創作。類似工坊的方案是美人魚酒館,在台北就是
明星咖啡店,以隨意聊天的形式相互刺激,即使是商業作品
也能提升品質。
  如果只願意在小圈圈寫自己的類型文學的人,願意嘗試
執行藝術家的任務--踏進混沌建立秩序--我認為他們也
能一點、一點地寫出更好的純文。
 
 
 
 
 
 
 
-「風搖葉叢吹雲晴藍,透明陽光環抱她的晰白輪廓;長髮如雪絲漫舞,裙擺搖曳。」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與挑戰,可以左上角訂閱更新電子報
 -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跟蹤我:

vvLoveraft是我更新日常工作日誌的地方
天映月@Tsuki6301是偶爾我會抱怨、碎念、囈語的地方
  話說,我似乎沒想到痞客邦的手機版是統一樣式,如果各
位有看到非常奇怪的回車的話,還請調回電腦版瀏覽。這是想
偷懶省錢用痞客邦的我的誤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泠然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