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這麼長,總算看完了⋯⋯或說,總算能看完。做沒有人重視的研究——比如通俗文學這種非常容易絕版而消失在歷史中的東西——就很容易遇見,明明有書卻找不到實際的文本。

  這次,我是去找作者求助(哭訴)。我還真不知道這種做法能不能行,但除了直接聯絡戚大,我也沒其他選項了。網路上雖然有《戀光明》但版本都不完整,而這樣我就不可能進行任何嚴肅研究。

  而我也沒想到,戚大他還真回信了。現在,多虧戚大的Patreon,大家都能看到早已絕版的《戀光明》。

 

  我希望戚大能繼續寫小說,但或許他和自己期待的不同——在他身為作者以前,先是譯者吧。而我覺得,翻譯不盡然比寫小說困難或簡單⋯⋯寫作這種技藝,要有多難,就可以有多困難呢。

  然而,我不認為《戀》是本合格的小說。

  最明顯的「缺陷」,我覺得會是台詞有很多bug——實在是太不通順,幾乎分不清角色是誰。

  而台詞的問題並不只是不通順,我也無法從台詞或文化裡,看出這本小說的世界觀創作有特殊之處。換言之,若只有不通順,我還能說那是他年輕時的作品,但這沒辦法為他開脫文字效果的差勁。

  而角色面向⋯⋯我只能說,期望他之後的角色能夠更鮮明一點吧?不然除了主要角色,其他誰是誰,我幾乎都不認識。

  說到整個小說敘事的總設計理念,或說要講述的「某個事物」,我認為會應該是角色的成長冒險故事,但不知為何,這個「成長」與「冒險」在故事中間,忽然逐漸變成「愛情」。為何會如此呢?是因為長篇連載,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講什麼故事嗎?

  很可能,就是如此吧。

  第二方面的問題,我覺得會超過這種,文字基本技術是否能「合格」的標準之外的事情了,也就是世界觀的設計。

  更明確地說,是不同種族的身體性差異,並沒有特別展現出來。甚至,在人與神之間的差異,也並不十分明顯⋯⋯那麼我就會想問了:不玩差異,那幹嘛特意寫成不同東西呢?

  我想這個意義是非常明顯的:因為要使用既定場域轉義/設計,是假定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這些差異,之後才會如此設計出精靈、人類、半獸人、神明、龍之類的東西。

  也許是因為,戚大認為當時的場域就足以負擔起這些意象上的不完整,但我會說⋯⋯文字可以是,十分自由的媒材,而缺少這方面的雕琢⋯⋯

  我會認為,這方面真的完全沒辦法使用吧。感覺對戚大很抱歉,但我不會特別使用《戀》。一來是因為,《戀》以前就已經有這樣的作品,而我也沒辦法證明這一系列的作品在台灣場域有「重要性」,自然,就得去找更「早期」的作品來討論了。

 

  我會持續定閱到暑假,但暑假之後?我不認為自己能撐過去。

  術業有專攻,而我小小的碩論,處理不了太多東西。希望戚大別放棄正統奇幻的世界觀創作⋯⋯但,這是我一廂情願呢。

 

 

 

 

 

 

 

【如果喜歡這篇作品,還請分享支持。也可以輸入右上角的訂閱信箱,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所有更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泠然月 的頭像
    泠然月

    天映泠然月

    泠然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