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是小碩一時,在某一堂較年輕的教授的課上,我們不太敢發表意見。
其中八成有文學粉絲都很內向的藉口在作祟,我們最怕的不是發言或講錯話,而是講出來的東西,讓老師覺得很無聊。
這就像你在家庭聚會上,有位同輩的瀟灑大哥,事業小有成就,見識比你廣闊,卻不像長輩那樣倚老賣老。你感覺自己能跟他聊很多東西,然後⋯⋯你交出了一篇論文給他看,他作為課堂老師不得不看,看了之後卻發現,你的論點跟結論都超級無趣⋯⋯
這恐怕,比你狗啃似的參差論文格式,還更有打擊力道吧?
但研究者的標準,恐怕比你想像的還要簡單。
科學方法,是先行假設後,以實驗或資料來驗證假說,然後反思假設的正確性,最後你就能做出更貼近事實的結論。這是人類在千年各式各樣的研究下,最能「找出最貼近真理的結論」的方法——科學方法只能貼近真理,無法呈現真理這種人類捉摸不透的東西,所以這種方法也會讓許多人感到不悅地說「客觀資料就應該是客觀、至高無上的理性真理」,但是科學方法就算是「半吊子」的真理透鏡,也是我們人類所擁有的工具中,最能看透世間萬物的選項了。
假說,驗證,結論。這個研究程序在理工科裡,是至高無上的標準。
換言之,你不能將自己的常識、想法,凌駕於實驗驗證的結果。
但是,文科就沒能如此清晰區分「實驗的方法」以及「研究者的論述」。譬如文學評析勢必會參雜評論者大量的個人意見與經驗,而較客觀者如文學史,雖然會考量到物質、社會、政治等——相較客觀的——外在因素,但它仍立基於文學評論的趨勢、脈絡性總結;換句話說,他依舊會有「評論」此種材料的主觀性,還會有「史論」這種論述的主觀意見。
即便如此,我們對任何的研究都有相似的標準:我所理解的文學研究,確實與科學方法不同,是針對「論述」劃定標準。
你想討論什麼東西,就討論什麼東西,但假如你研究後發現你個人的主觀興趣其實是在「研究範圍」外⋯⋯那你就不應在論述中,多扯些與學科、研究主題無關的題外話。
如,我們若想討論,台灣奇幻類型是如何發展,不論我們有多想抱怨台灣市場有多畸形,都不能討論這種畸形的市場本質為何、構成原因為何——我們只能討論台灣奇幻如何發展。
又如,前些日子,我老爸去幫人口考,回家時高血壓衝腦高談闊論,說你一個操作原來寫碩士論文,研究到最後,勢必發現這個研究的致命點是你或你的學科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那你幹嘛追求這種論點?幹嘛假設大家都知道的致命之處並不存在?
「有問題」的現實,不是能讓研究者有更廣、更深的領域,可以繼續鑽研嗎?
這種概念,也適用於文科:在文學評論中「寫得爛」的作品,往往會比「寫得好」更難評論,因為你不只必須能判定「爛作品」,還要能判定「好作品的標準」以及「設定標準的人」是如何構成。此外,你必須看出「這篇糞作,原本是想寫成什麼樣的神作」,並清楚梳理「糞作」與「神作」之間的距離。
若要以論文形式來談糞作評論,你就不得不討論為何糞作所用的技術、概念、人物等等創作面向無法進入「認定神作的圈子」的視野;若是文學教育問題,那麼問題在哪裡?該怎麼解決?如果是圈子的問題,那該怎麼解決?如果是類型內部的發展問題,可能如何解決社群問題呢?
以台灣文學的研究來說,老師們八成都會問口考考生:你研究了這麼多東西,那麼你能跟我解釋這篇文學研究,會如何跟「台灣的文學史」互動嗎?大家都知道這是台灣人作者,以台灣文化材料,寫給台灣讀者看的作品,但這對現當代文學史的發展,有何影響?
假使沒有影響⋯⋯那你真的是在做台文研究?
從理工來看,論述文章必須指向的核心不會是文學史的這種史論,而是模型、機器、演算法——如果這個程式可以用隨意挑選的數據,跑出符合標準值的成果,那這就會成為本篇論文的主要貢獻。
強者我同學浩淳,他則會說:「這就是你的研究貢獻,是你論文的亮點」。
我想的卻更為直接:「這就是研究者的標準,這樣做研究,才不會讓他人感到無趣。」
如果你的文章落到標準以下,老師看完你的大作以後,會仰天長嘆,內心呢喃道:「幹,我為什麼必須看這麼無聊、完全沒講出重點的文章啊?」
寫於120230922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逛逛本分類:
《對小說、漫畫》。】
【如果想隨時追蹤本網誌的更新,歡迎追隨電腦版右上角的RSS訂閱。】
您可以現在獲取免費的VPN訂閱月份:Shurfshark!
我自己也在使用Shurfshark——它是現今的VPN之中,匿名性與價格CP值最高的選項。
容量無上限備份服務Backblaze,也同樣能支持我的創作喔~
Backblaze救了我不只一次,而且,他們擴充我當時所訂閱的服務,讓大家能將備份空間當作Dropbox那樣分享資料,只不過⋯⋯他們沒限制備份上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