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22 Sat 2021 10:00
《蠕蟲》獵物 14.7
- May 19 Wed 2021 10:00
類型(小說)的兩種型態
這種現象在銀幕(大小銀幕——電影與電視劇)上比較明顯,然而,如果將這兩種現象全部兜攬到「類型」的框架底下,很可能就沒辦法區分類型創作者的意圖以及設計風格。
然而,這也不是說我將要說的兩種作品取向沒辦法融合為一——這些東西這樣難以分辨,就是因為它們往往是同一件事、同一件作品。我能想到的最佳比喻是,古典樂可以十分華麗,然而要說到現代音樂與古典樂的差別,我沒受過專業訓練的耳朵會認為那是「精工」的位置不同:古典樂因為華麗,就必須專注在較明顯的音符與音符之間的關係,而另一方面,七〇年代後的現代流行樂,因為經常使用電子儀器製作,無法企及鋼琴等樂器的千錘百鍊精準度,就會往更「細緻」的地方走——比如在音軌上的細緻尖銳衝突,必須被抹平或融合進更大的設計脈絡,但通常都是一般耳朵不會特別注意的設計⋯⋯即便你不會注意到,卻仍能分辨「技巧高下」,因為音軌就是音軌,發出聲音的事實一定得與人類聽覺互動。
- May 16 Sun 2021 10:00
速讀評《筷》
因為有同學推薦,我就借了這本書來看。而老實說,最近這麼多作家短篇集合的合作企劃都讓我感到失望,或是感到⋯⋯這些東西實在引不起我的興趣。
所以我完全不理會劇透,直接看後記,希望能從編輯的介紹或回憶紀錄,稍微為我的閱讀增添點價值。而讀完後,我確實能將《筷》放進台灣奇幻書寫的譜系裡進行論述,但要問我喜不喜歡這本書?
- May 15 Sat 2021 10:00
《蠕蟲》獵物 14・6
- May 12 Wed 2021 10:00
求死的創世神,與協異魔法引介
- May 09 Sun 2021 10:00
主題/底蘊/含義/韻味,要多少才算足夠?
就我現在所察覺與思考過的部分而言,我和她的差異微乎其微,或說,人類「經驗」的這些東西,大都區別不大。就算理性主義怎樣局限於,歐陸的那些思想脈絡,其中依然有些東西是可行的⋯⋯至於那是什麼,我覺得,我沒必要回答。
很多問題,我認為自己都沒必要回答。
- May 08 Sat 2021 10:00
《蠕蟲》獵物 14・5
- May 05 Wed 2021 10:00
《戀光明》與台灣「早期」奇幻
拖了這麼長,總算看完了⋯⋯或說,總算能看完。做沒有人重視的研究——比如通俗文學這種非常容易絕版而消失在歷史中的東西——就很容易遇見,明明有書卻找不到實際的文本。
這次,我是去找作者求助(哭訴)。我還真不知道這種做法能不能行,但除了直接聯絡戚大,我也沒其他選項了。網路上雖然有《戀光明》但版本都不完整,而這樣我就不可能進行任何嚴肅研究。
- May 01 Sat 2021 10:00
《蠕蟲》獵物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