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120190209寫於120190209寫於120

  準備研究所期間看了很多書,有閒書,有大書,有沒價值
的文章,也有像《同志文學史》這種品質、CP值相當高的書。

  先說我對這本書不滿之處。

  陳芳明是真正的左派,以現在的說法來講,就是SJW。
他是男人,是個漢人,還是個學者,卻口口聲聲說著「父權」、
漢人中心、主流文化壓迫,之類的屁話。

  我不知道他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子,但若他老爸聽見父權
這種被西方左翼交集(Intersection)嚴重污染的詞彙,不知
會露出什麼樣的神情。

  聽見自己的身分被意識形態驅動的兒子批評,會有什麼樣
的感想呢?

  還請別搞錯我的意思。陳芳明的文學史寫得很不錯,至少
從我的角度來說,《新台灣文學史》是非常有用的書。我不盡
然同意他的想法,可是考慮到我的讀書經驗尚淺,只能從他是
否狹隘地遵照意識形態的族群目標,來判斷、批評,並從中調
整我所學習的知識。

  紀大偉是為同性戀,他會想寫同志相關話題,合情合理,
而且他也寫得非常好。這本書一開始,將同志文學定義為:「
讓讀者感覺到同性戀的作品」。這點和我想提出的純文概念很
像,同樣都透過擴大定義所畫出的圓圈,來容括現實世界中必
須包含的某些細節,或者不明顯跨界微妙作品。

  他也提到,文學批評中經常會有簡化的情形產生,人們想
知道明確的答案,畫出明確的界線。我知道這是人類普遍現象,
因為我們能簡化從世界接收的資訊,才能有正常運作的認知與
意識。然而,有些時候紀大偉也會有這種,不怎麼值得稱讚的
簡化批評,而最糟糕的是,他因為自己的意識形態,或與唯心
的文學混太久,沒有注意到自己似乎忽略了科學客觀中,人類
所擁有的知識。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會犯下這種自打嘴巴的偽善。他會,
我也會。

  另外說起知識,他也有很錯誤的概念。知識說到底,必須
經過社群檢驗,不需要的知識會被捨棄,新的知識被承認後,
會被加入社群。所以後現代主義的視角而言,他所說的「偽知
識」,並不存在。我想他自己也知道,只是因為他的政治正確,
而沒有做出這樣的連結。

 

  但我也得說,紀大偉的方法有著現代文學研究必須學習的
重點:耶魯大學著名的文學理論課程,一開始便提到「現代」
的開端讓人注意詮釋、解讀的存在。在這之前,工業革命、人
口開始增長、不合理地集中之前,沒有人在意讀者。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開宗明義解釋本書史關將
來自於讀者得重新詮釋。

  說起「發明」,我認為中文翻譯不能完全闡明紀大大的意
思,但英文的Emergence應該比較接近。我不確定英文翻譯
是什麼,「發明」本身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是想稍微錨定他
的說法。

  可是,要說起讀者解釋,便會有些麻煩:第一,同性戀一
直都存在--紀大大沒有提起進化論生物學的研究,實際上,
他完全沒有牽扯起任何科學研究,就連一夫一妻(Monogamy),
他也只提起「哲學」研究,而非進化論生物學以及基因遺傳相
關論文,既然他是文人我們暫且忽略這一點點不足吧--所以
難以準確明言,同志文學的起源;第二,「同性戀」是「戀愛」
情感,還是性傾向?如果性傾向和戀愛情感能分開的話,分野
分界又該如何判定。

  所以,紀大大說,讓讀者感覺到「同性戀」的文章,就足
夠了。我完全同意。

  以毫無優雅、文藝深度的語言來表示,是「這篇小說/文
章/詩詞感覺有假假,它就是同志文學」。

  我個人不覺得這樣簡陋、直接的說法會有問題,但要說服
學界,還是得以主體論來將偏近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切割清楚。
這本書很大一部分就是做著這樣的工作,我認為這非常值得一
讀。

  再來另一部分,我認為非常重要,但也不確定該褒還是該
貶的,是紀大偉將暴力、快感、性傾向與愛情,全部連接在一
起的說法。這不是基督徒該有、會有、能夠接受的論點--我
必須先將自己的立場闡述清楚,讓看到這段文字的你能更加客
觀判斷--令我非常難以接受。

  我的主要論點不在於神學論述,而是稍微了解喬治.巴代
伊的理論,自己試過後庭/前列腺開發,還在網路上看了不少
心得文,也試著瞭解官能小說的寫作之後,才如此判斷。是的,
我花了上千塊買各式各樣的玩具、潤滑劑,最後全都丟了,還
耐著性子研究我一點都不喜歡的官能寫作……那些為了創作而
付出的犧牲啊……(遠望)

  我完全理解巴代伊的慾望本質,那種為了填滿內心空洞而
不斷極端、變態化的慾望追求。我認為,所有國中男生都能理
解他的心情,打手槍打到破皮,花上百、上千個小時搜索片子,
甚至和哥們交換心得、技巧。快感,或者說這種填洞的行為,
並不是愛情。

  說到底,我完全不理解普通人為什麼會結婚。台灣離婚率
是亞洲最進步,高達五分之一。每場婚禮都是D5骰。大家都
說,這是為了愛,然後爽爽地扣稅、和配偶吵些煩悶的架,抱
怨對方與自己的差異……我想你應該能理解了。愛情的本質是
瘋狂,不只是感性沖昏頭,還有理性不斷幫感性找藉口,說服
自己不斷為對方犧牲。

  巴代伊的書房牆上有兩張中國人的照片,如果我沒記錯,
那應該是清朝時外國人拍的,一男一女,被凌遲後掛在木頭上
等失血過多,兩人都露出放空、極樂、被快感沖刷到顛狂的表
情。就連現在流行的漫畫變態表情,比不上他們掛在臉上的詭
異。巴代伊認為,那是某種殘酷的極致所帶來的終極快感,而
電影《養鬼吃人》第一集便有提及這種,追求快感的人類失去
身而為人的形狀、倫理和精神。

  PTT上也流行一句話:沒有所謂正確的高潮。

  紀大偉肯定同志文學的微妙細節,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抹
消暴力、快感、性傾向和愛情之間的界線。我認為,承認人類
是破碎、可悲、醜陋的存在,接納自己的不足與缺乏,才能自
我改善。當然你也能引用《鬥陣俱樂部》說:「自我改善是自
我安慰。現在倒是說自我毀滅……」

  愛的瘋狂絕對不止於感性。不是所有母親都喜歡自己的孩
子,可是大部分的母親,都「愛」自己的骨肉。否定這種承諾
與堅持的性質,我不知道人類社會還有什麼,值得被稱為美善
的東西。

  當然,以道德正確(不是倫理正確)判斷文學作品,會否
定細微的差異美感,作品應該被享受、吸收,而不是拆解、解
構。紀大大在這方面倒是挺不錯呢。

  最後,這本書值得一看的部分是紀大大總結了不少重要的
歷史背景,解釋字詞的來龍去脈,對於非同性戀、對同志文學
並不感興趣但對任何形式的扭曲都愛慕不已的我,有著極重無
比的價值。

  同性戀永遠不會成為主流,但打從靈長類存在便有類似的
東西誕生。這樣有趣的設定,不願意善加利用,就不是小說創
作者啊!

 

  我十分推薦這本書,然而還請曉得:如果說人類一萬兩千
年的文明有學到什麼,就是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人知道任何事。

  消化這本,特別還是在考試之前如此速讀、囫圇吞棗,真
的十分累人。喝了咖啡的現在,有著深刻需要休息的感觸。不
過,這本書的CP值絕對屬於佳作,清楚、深入,是任何文學
愛好者都應讀讀的作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泠然月 的頭像
    泠然月

    天映泠然月

    泠然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