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120190510寫於120190510寫於120

  這一期學報,讓我想起自己到底有多痛恨散文。

  第四期的專題是散文研究,沒注意到這一點,我算是自殘
自作自受。

  為了不讓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誤解我,來稍微解釋一下為什
麼我對於散文作品有這樣深厚、強烈的陳見:我認為,散文就
像小說,但是角色只有一個人,就是作者;沒有衝突,散文裡
的衝突存在於文本合作者之間,也就是說你很可能幾乎沒辦法
從閱讀中獲得任何刺激娛樂;沒有衝突也沒有角色,就會變成
作者一個人情感邏輯的水流,而對我來說,這種沒辦法有著對
應勢力,沒辦法以不同角度探索角色及議題的東西,根本不值
得花上好幾個小時閱讀、研究。

  寫作就是要給人看,而如果作者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讀者
是誰、會有什麼樣的想法,讀者也沒必要在他們的作品上花費
任何一秒鐘。

  這麼說來,我的立場明顯是屬於,大眾娛樂型,而且是很
特定的《卡拉馬助夫兄弟》類型衝突設計的寫法。

  

  隨便亂讀論文,特別是那種評論作品的論文,卻沒有讀過
研究者談論的作品,就沒辦法在最低標準的現度下理解論文內
容。不過,我現在讀學報,除了瞭解大概大家是怎樣寫論文之
外,也是學習研究者所使用的語言。並沒有真的想理解他們的
研究內涵。

  不過話說回來,上次二十多期的時候我就說過,我無法理
解他們的決策過程,因為有些文章,真的讓我很想問:我幹他
媽的為什麼需要在意這種話題?

  以我的微薄淺見來看,很多時候,一般論文大多時候比專
題論文還要有趣得多。

  這次,有一篇對於疾病和醫療相關的討論,是滿有趣的,
可是他引用傅科的理論,而我和傅科對於這個世界的見解相當
不同,我的重點也在於故事的品質與創作上,自然,沒對那篇
論文欣賞到哪去。

  另一篇我認為十分值得注意的,是討論九〇年代小說適應
經濟變化後的創作。

  任何和我一樣,思考在要怎樣才能於現代這種環境下寫作,
在網路上自由創作同時又堅固生活經濟所需的人,都應該來看
看他的前段論述,還有他所引用的幾篇文章。

  那一篇女性主義論文讀起來,就像雲霄飛車一樣,一開始
我十分期待,之後看到作者將女性主義這種政治意識形態優先
於創作的品質,然後作者也將李昂差不多拆解到沒有什麼吸引
我的能力的程度,說女性主義的政治不應滲透入藝術創作,但
在後頭又轉回來說,其他作品都沒有足夠的意識形態影響。

  我對台灣學術界無感西方文化內戰,感到深深遺憾。但最
令我失望的是,我想讀研究所,因為我認為喜歡文學的人沒法
找到「正當」工作,在大學中進行研究是個頗為合理的選擇,
但大家的論文,似乎都不怎麼在意一個作品的品質,或是他們
有多喜歡那些作品呢。

  這一期中,我最滿意的竟然是這篇女性主義的論文。

  

  我懷疑自己的決定,但研究所和研究員,是最接近合理的
選擇。

  如果我真的有寫作的才能,就更好了。

arrow
arrow

    泠然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